与那些根深蒂固的传奇相反,诺曼底登陆并不是一场残酷的浴血之战,但只有一个例外:登陆奥马哈海滩。
《二战信息图·诺曼底登陆》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关于二战,有太多电影为我们讲述了各不相同的故事,但要论最经典,还得是它——
《拯救大兵瑞恩》。
特别是电影开场26分钟的战争戏,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太残酷、太震撼。
而电影的背景,正好是人类战争史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诺曼底登陆。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本「未读·思想家」新书《二战信息图·诺曼底登陆》聊一聊,为什么它是战争史上永远的经典。
[法] 奥利维尔·维沃尔卡|著
[法] 西里亚克·阿拉德|绘
李恋晨|译
未读·思想家|出品
01
一战成名的诺曼底,是什么来头?
《拯救大兵瑞恩》开场的登陆战,不仅是影片最重要的片段之一,也是二战的重中之重。
26分钟的剧情,花了剧组27天。
在现实中,这一计划前前后后光是筹(吵)备(架),就用了两年多。
1943年,苏联红军的死守让德国人吃尽苦头,英美联军也从北非和意大利登陆,重创轴心国。
盟军终于从两年前被动挨打的颓势中站起来了!(勉强)
但是,欧洲战局依然十分难解。
一方面,英美联军从南向北进攻,马上就要遇到高山阻拦,难度与日俱增;
另一方面,东部的苏联红军完全是用人肉硬扛,伤亡惨重。
早在1941年,苏联就要求英美联军从欧洲西部开辟第二战场,分担东线压力。直到1943年,三位大佬才达成共识,着手登陆计划。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诺曼底呢?
诺曼底位于法国西北部沿海,与英国相隔一百多公里,而且是深水港。
同为备选之一的加来地区距离更近,只有38公里,但有重兵把守,很难轻易攻下。
选择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但防御薄弱的路线,是否能出其不意,打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为了实现这场人类历史最大规模的登陆计划,盟军需动员4266艘舰船。
同时,政府和军方负责人采取了一切能够采取的措施,比如强制推行工厂标准化生产、提供丰厚的福利待遇、推迟“铁砧行动”,甚至取消了原针对安达曼群岛的“海盗行动”……
为了多争取一个月的生产时间,艾森豪威尔还将登陆日从5月1日推迟到了6月1日。
丘吉尔讽刺道:“像英国和美国这样两个庞大帝国的计划竟然会因为缺少一两百艘的特殊船只而无法推进或推迟?历史永远都不会理解这件事。”
在1944年5月底,英美盟军凑齐了登陆行动所需的全部装备。
箭在弦上,终于要发了。
02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的“血腥奥马哈”
诺曼底登陆战役一共有五个主要的登陆地点,《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发生地,是其中战况最血腥、最惨烈的——奥马哈海滩。
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米勒上尉是登陆日登陆的士兵中仅存的10%的老兵之一,他面对奥马哈海滩说出“好一番景象”时,深邃的眼神好似一面映出惨状的镜子。
汉克斯形容他在未知状态下看到的奥马哈海滩:“空气已经变成血染的粉色,枪炮声震耳欲聋,断肢残体坠落。”
电影中士兵的状态,即是当时最真实的反映。
那时候,英美联军在五个海滩部署了五个师的兵力,战线绵延大约80公里。
但登陆日期和具体时间还迟迟确定不下来,因为每部军群都有不一样的行动要求!
海军要求海滩上的地表风速小于每小时8~12英里;空中部队要求战斗机的高度不低于1000英尺;空降部队要求的风速极低,并且为了确保夜空的亮度,空降当日至少应该是弦月……
士兵们在5月30日登船,天气却开始恶化,每个人都在煎熬中等待:
“我们觉得很冷,我不知道这寒冷究竟源自外界,还是我们的内心。我们已经在登陆舰上待了三天,恐惧会以不同的方式侵蚀我们,到最后我们已经麻木了,也不再花心思去克服恐惧了。”
终于,气象学家斯塔格上校注意到,6月5日会出现一个短暂的平静期!
然而,当天的风速高达15节,动辄掀起1~2米高的海浪。
在风暴的折磨下,负责登陆奥马哈海滩的部队从凌晨4点15分开始转运。
更糟糕的是,后勤部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们给士兵们准备了丰盛的早餐,还配了朗姆酒,很多本就晕船的士兵开始恶心呕吐。
对前往犹他海滩的美国士兵来说倒还好,因为那里没有太多的战斗,前往奥马哈海滩的士兵就惨了。
由于天气不佳,且飞行员缺乏经验,美国出动的329架重型轰炸机对敌军几乎没有造成任何破坏;随后的美国海军和32辆两栖谢尔曼坦克也都没有完成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孤立无援的登陆行动演变成了一场灾难。
计划登陆的16支部队里,12支迷失了方向,海浪把船推向了更靠东的地方。
由于缺乏引导,船只能随意停靠,有的甚至因为舵手慌乱弃船而被迫抛锚。
敌军的子弹如暴雨般倾泻,士兵们纷纷跳入水中,徒步前进……
虽然奥马哈海滩的登陆行动以胜利结尾,但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3000人死亡、受伤或失踪,巨大的损失为凯旋也蒙上了阴影,不怪世人称它为“血腥奥马哈”。
03
80年后,当我们重走这段历史
《拯救大兵瑞恩》之所以伟大,我想正是因为它用全新的方式观察战争,无限接近从之前少有被触及的、战争中人性的晦暗地带。
它让我们意识到即便在看似善恶分明的战争立场下,身处局中的普通士兵仍然要经历超越身体痛苦之外的伤害。
这种体验,让我们在和平年代感受战争的残酷。
电影让我们为虚构角色流泪,《二战信息图·诺曼底登陆》则会让你对这段历史,有更清晰的认识。
同「未读」的经典前作《二战信息图》一样,《二战信息图·诺曼底登陆》也采用全景图文纪实的方式。
通过数据化的透视、图解战争元素,让这场战役的人力、物力、军事武器、战斗战役和巨大损失都呈现得更加深入。
从战略规划、指挥官抉择到士兵训练全链条叙述,用短篇幅承载完整历史,短时间内即可完成高效知识获取。
海量数据图表、战役地图、历史影像照片,创新视觉化战争叙事,将读者拉进战场,更客观、更真实,放大镜式一窥诺曼底登陆的全貌。
它还会从全局视角进行解析,让你全面了解行动展开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开辟第二战场、以及诺曼底如何塑造现代欧洲。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沿用了大12开,260mm*300mm的超大开本,每个图表和数据都更加清晰,看起来也更加方便,能为你呈现绝佳的视觉盛宴!
本书作者奥利维尔·维沃尔卡是法国巴黎萨克雷高等师范学院教授,曾任法国大学学院资深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集中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版了多部著作。
在他的笔下,真正的历史重量藏在每平方公里468具遗体的坐标里、在每艘登陆艇钢板厚度1.27英寸的工业标准里、在这些沉默数据构建的记忆迷宫中。
透过这本书,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打开这本书,以文字的力量纪念那些平凡的英雄吧!
点击图片,即可下单
-本期话题-
你最喜欢的二战电影是哪部?
留言区分享~
撰文|被二战创伤的Houmusa
编辑|泰若克塔
封面|《拯救大兵瑞恩》
点击在看,铭记历史!☟
倍享策略-股票怎么杠杆-场外配资-配资炒股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