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伤寒论》.第279条)。
作者:蒋远东
太阳病本来是一个阴阳失和的病,以其阴为血、为津液,阳为气;病在表,不可以吐下,吐则伤气,下则伤血、或者说伤津液,此为太阳之禁忌。
太阳病,病在表,当发汗解表;医反下之者是因为太阴病的腹满而下之者也,因为本条文提到了腹满时痛的问题,此腹满时痛不仅仅属太阴,这里的腹满时痛有暗示这个太阳病是太阴病的表证的意思在里面;太阴病在这里是太阳病的一个基础病,否则,太阳病下后、不可能直达太阴。
这里的太阴病实际上是一个太阴表证与太阴里证同时存在的病,腹满是太阴里证,急当救里,而后才可以解表;医反下之者,误下也。误下则伤津,太阴脾经津液因下被伤则荣弱也,荣弱则卫强,太阴之气就会因太阴津液不足而溢于三焦,三焦因此而胀满者,腹满也;此属热。时痛者,血痛也,是太阴脾经津液不足,脾不统血所致。
究其原因,腹满时痛是气血不和;此不和者、太阴津液之不足也,《太阳病上篇》第95条讲:太阳病,发热汗出者,荣弱而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此处的汗出即是本条文的医反下之,因下伤津也,《内经》讲:汗血同源。欲救邪风的风、即是本条文腹满,是气强;当小发其汗,荣卫和则愈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是此太阳病转属太阴。腹满时痛本为阳证,因太阴为阴,故为阴病;阴病不可以大发其汗,所以当与小汗剂。桂枝汤本来就是一个小汗剂,因为桂枝汤里面的芍药味酸,《药性赋》讲:芍药能收能敛利肝经;由此可见,芍药即能补血枯,在这里可以补津液之不足,所以本条文用桂枝汤加芍药治腹满时痛,既能调和荣卫,又能主津液不足,是以此腹满时痛是津液不足所致也。
此大实痛者,气实而痛也,是荣弱而卫强的表现;此痛者,太阴之气聚于三焦引起的疼痛;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桂枝加大黄汤是桂枝汤里面加大黄,这里的桂枝汤实际上桂枝加芍药汤的简写,桂枝加大黄汤、即是桂枝汤加芍药加大黄的简写。《药性赋》讲:导瘀滞,出秽呕,必资质大黄;此大实痛者,气滞血瘀也,当与大黄而导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倍享策略-股票怎么杠杆-场外配资-配资炒股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