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临时放映厅,机器嗡嗡作响,一部讲治淮的纪录片在播,战士们围着一块幕布窝着,谁也没提这个片子到底讲的是啥,大家都是想着能歇一会就歇一会。前排连长一脸严肃,本来以为这哥们看电影都这样,谁承想画面里跳出来个女人,连长突然捂着脸,哭了,蹲在地上,背怎么都止不住抖。场面一下子炸了,大家慌了,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连长指着荧幕,哽咽着喊一句,那是他失散六年的媳妇,屋里一下鸦雀无声。
再没人管片子怎么拍的,谁演的治淮英雄,所有人全盯着连长。有人偷偷议论,这哥们平时雷厉风行一口铁,怎么突然一下变成这样。他老婆怎么会跑到纪录片屏幕上?更没法理解的是,这中间啥故事。
李秀英,安微颍上五里墩坊的人,小时候又穷又苦,父母养不活那么多孩子,她给过继到舅舅家。舅舅一家也没有多宽裕,白手起家,在城里开个小杂货铺,就是希望她日子能过宽一点。李秀英脸上永远干净,家教极规矩,跟舅妈学规矩,帮着铺子打理账,逢年过节还做绣品换点伙计钱。话不多,眼神倒有些主意。
冯学永那时候住乡下,家里也是每天为口粮发愁那种,几个兄弟姐妹都不能读书,冯学永打小做苦力,村里人交口称赞勤快。有亲戚替他介绍到李家铺子做帮手,舅舅见人老实,伙计其它也换过,只有这个从来不耍滑头,慢慢对他也放宽了心。李秀英第一次和冯学永说话是一天收铺,她悄悄递给他一碗窝头汤,也许就是那时候有了点心思。他俩慢慢就看对眼了,舅舅早有耳闻,干脆往里一推,婚事也成了。
婚后,小两口分享着后屋一间砖房,粗茶淡饭,日子虽不宽裕,却能踏实,每天能吃饱就笑,家门口生个丫头娃,小孩子胖乎乎,李秀英坐在门口永远安静。当年乱世,天灾人祸全都没落下,他们家还能守在一处,冯学永下地干活,李秀英张罗家头,平淡得只有清炖稀饭的味道。
战事一起,一切全乱了。有一年夜里,村里外面喊叫声,冯学永刚出村口就被拉去当兵了。李秀英挺着大肚子,洗衣服洗着洗着眼泪掉进了盆里,没人问她痛不痛,只有小孩子在怀里嗷嗷大哭。家头还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她只能硬着心思撑起来,做缝补,帮铺子卖货,连自己生娃都成问题,小姑娘出来帮忙,她学会省着用每一分钱。
冯学永在营房吃不饱,部队乱,一会这边一会那边,随时可能没命,打仗不休。他没法逃走,也不敢想家。后来部队起义,终于能站到红旗下,不再被人当牲口用,冯学永一下觉得呼吸也通透了。可家里信没打通,思念都是干着急,也不知道那头老婆孩子能不能撑过来。他就憋着,人在战场上冲,嘴里不吭一声。
谁也没想到,李秀英没倒下。河水都快把田淹了,今年种的麦子刚冒头,家家几口人都要饿肚子。她看到招工告示红纸贴满村头,直接带着孩子就报名了。没人信那么小个子女人能下水干活,她第一个搬石头,下河淘沙,寒冬赤脚站在河道,每天两手刮烂,腿给刮伤,嘴唇冻出血。她不让人说累,后面村姑妇女、嫂嫂都被她带出去,自家男人不在,也得活下去,娘子军队伍越来越大。
治淮工地,糙汉子都说李秀英有两把力,她从来不要人照顾,哪苦往哪扑。后来当上了劳模,什么表彰都拿到手软,她本来就没想这些名声,只愿把水挡住,给村里人换口好粮吃。有一回工地上扒石头,她晕过去被送医院,回来还问医生,活干完没?那股不服输劲儿,成了工地的招牌。
后来她被挑成劳模代表,进京开会,别人穿新衣服,她还是简裤布鞋,毛主席接见时她连头也没敢抬。会开完,摄制组要拍片子,她没想有啥特别,但就在那部片子里,冯学永终于看到了自家老婆。
朝鲜战场,志愿军最难的时候,冯学永不睡觉都打着鸡血,谁能想到盯着纪录片就认出媳妇,多少年想象的日夜全在这一刻涌上来。他哭了,就是那种再也忍不住的哭。战友没见过他这个样子,私下都说这才叫中国男人,老婆干活出彩,男人拼命打仗,都没喊过一声苦。
军里核实身份,电报一封一封飞,家里头查了信息,才终于印证李秀英没事,在安徽好好的,成了劳模,孩子都带大了。那头李秀英看到电报,手都僵直了,根本不信是真的,六年没消息,全天下都觉得人肯定找不到了。她托人照看小孩,自己挑个旧行李就坐火车北上,八千里路云和月,追到部队见男人。
检阅场面,士兵们行礼,有人高喊连长夫人到,李秀英穿旧棉袄,站在人群,中间一眼就看见,冯学永走出来,那一刻他还没法相信是真的。俩人啥也没说,直接就拥在了一起,现场哭的哭,看热闹的看热闹,比过年还热闹得多。李秀英后来留在部队里维持生活,人家姑娘洗衣做饭也有做得欢的,战士们都认识她,是女连长,是顶梁柱。冯学永从泥腿青年变成军队骨干,不只是因为苦怕了,更是因为心里装个家。高高的奖章戴到胸口,他那一句“她是我老婆”永远刻在士兵心里。
这个故事,没人说感天动地,只是普通人家分别团圆,六年等一面,时间也没把两口子的情磨没。冯学永和李秀英别的不讲,就是认死理,两人都没撂挑子,各自在苦里熬成了精铁,聚在一起就是一股气。治淮娘子军和志愿军都有人敢扛,这队伍才带得更远。那句不哭不闹,抬头就干活,是当年最好的一面。
李秀英和冯学永不是最特殊的,那个年代也有千万个这样失散又重逢的家庭。爱、责任、信念,一步一步,从生活脚下长出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国的老百姓、普通的军人、夹缝里坚撑的农妇,才是真正把国家撑起来的人。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倍享策略-股票怎么杠杆-场外配资-配资炒股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