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应该伸出援手?
几天前,一名男子因对昏倒女子实施心肺复苏,反被指控“袭胸”,此事引起了央视的强烈批评。而如今,武汉大学一名医学生在万米高空救助突发疾病的乘客事迹迅速传播开来,原本令人敬佩的英勇行为,却也遭到了某些网友以“无证行医”为由的恶意质疑,遭遇网络暴力。这样的反应让人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好心的举动总是要面对如此强烈的质疑?
事件回顾:
展开剩余82%7月24日,武汉大学大二医学生孙毅杰在飞机上成功施救一名突发疾病的女乘客。事发突然,女乘客突然昏厥倒地,脉搏微弱,呼吸断断续续。此时,周围乘客急忙向乘务员报告,乘务员随即通过广播请求医务人员帮助,局势危急,时间紧迫。孙毅杰听闻广播后迅速赶到,利用飞机上提供的设备对女孩进行了简单的急救操作。
然而,救人本应是值得称赞的行为,却因为孙毅杰只是一个医学生,而遭到部分网友的抨击。许多人质疑他“无证行医”,认为他没有资格施救。武汉大学在官方社交平台发布这一消息后,部分网友以“无证行医”进行批评,称此事发布令人无语。
理性与荒谬:
这种质疑看似合理,实则令人匪夷所思。按照这种逻辑,如果连医学生都不能施救,那么难道普通人连心肺复苏都不能进行吗?毕竟,绝大多数人并未接受过系统的急救培训。难道所有拥有急救常识的人在危急时刻都应该袖手旁观,等待所谓的“专业人士”出现?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更令人担忧的声音,认为即使有证,也不该救人。理由是:如果救援失败,救人者可能会面临被讹诈的风险。在当前社会,确实偶尔会有“恩将仇报”的个案,这种个例无疑让一些人产生了过度担忧。
孙毅杰的回应与心声:
面对网络上的质疑,孙毅杰公开回应称,自己当时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体检,并通过设备检查了女孩的血压与血氧饱和度,处理方法也很简便,仅仅让女孩吸氧并平卧。他还在飞机上询问了女孩的病史,并记录了详细的情况。事后,孙毅杰还主动回访了女孩,确认她的恢复状况良好,女孩甚至表示打算送锦旗感谢他。
孙毅杰坦言,自己知道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没有行医资格证,但他确保救助过程中的操作完全符合规范,并没有过激行为。他强调,这次救助是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判断,绝非盲目行动。同时,他也表示,即使再次遇到类似情况,自己依然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更深的思考:
此事件中,孙毅杰不仅受到网友质疑,连航空公司的乘务长也对他表示高度赞扬与诚挚感谢。然而,键盘侠们的声音依然高涨。假如飞机上倒下的真是自己的亲人,我们会选择等待一个“持证医生”,还是希望立刻得到任何可以救命的人帮助?如果是自己突发疾病,是否会希望旁人拍照围观,还是渴望有人伸出援手,第一时间进行救助?
结语:
不论是“救人袭胸论”还是“无证行医”的争议,每一次对善意的质疑,都会潜移默化地削弱社会的温度。如果一个好心人在救人时,心里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帮助他人,而是“我会不会被网络暴力”,那无疑是社会的悲哀。在关键时刻,我们更希望看到一个愿意为他人挺身而出的社会,而不是一个让英雄寒心的世界。
你如何看待医学生无证救人的问题?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发布于:山东省倍享策略-股票怎么杠杆-场外配资-配资炒股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